-
2016-10-21
169次浏览
出自盛唐诗人李白的《听蜀僧濬弹琴》 蜀僧抱绿绮,西下峨眉峰。 为我一挥手,如听万壑松。 客心洗流水,馀响入霜钟。 不觉碧山暮,秋云暗几重。 赏析 这首五律写的是听琴,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濬的和尚弹琴。开头两句:“蜀僧抱绿绮,西下峨眉峰。”说明这位琴...
-
2016-10-21
170次浏览
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《饯别王十一南游》 望君烟水阔,挥手泪沾巾。 飞鸟没何处,青山空向人。 长江一帆远,落日五湖春。 谁见汀洲上,相思愁白苹。 赏析 这是首送别诗,写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。友人已乘舟向烟水迷蒙的远方驶去,但诗人还在向他洒泪挥手送别...
-
2016-10-21
163次浏览
出自晚唐诗人齐己的《早梅》 万木冻欲折,孤根暖独回。 前村深雪里,昨夜一枝开。 风递幽香出,禽窥素艳来。 明年如应律,先发望春台。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。诗人以清丽的语言,含蕴的笔触,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,素艳的风韵,坚强地盛开,并以此寄托自己...
-
2016-10-21
169次浏览
出自元朝诗人王冕的《墨梅》 吾家洗砚池边树,个个花开淡墨痕。 不要人夸好颜色,只留清气满乾坤。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。墨梅就是颜色艳丽的梅花。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,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,实际上是借梅自喻,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...
-
2016-10-21
171次浏览
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《子夜吴歌·秋歌》 长安一片月,万户捣衣声。 秋风吹不尽,总是玉关情。 何日平胡虏,良人罢远征。 赏析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,希望早日结束战争,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。虽未直写爱情,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;虽没有高谈...
-
2016-10-21
167次浏览
四明三千里,朝起赤城霞。日出红光散,分辉照雪崖。 一餐咽琼液,五内发金沙。举手何所待,青龙白虎车。...
-
2016-10-21
163次浏览
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《春思》 燕草如碧丝,秦桑低绿枝。 当君怀归日,是妾断肠时。 春风不相识,何事入罗帏?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思妇心绪的诗。开头两句以相隔遥远的燕秦春天景物起兴,写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,终日思念远在燕地卫戍的夫君,盼望他早日归来...
-
2016-10-21
164次浏览
早起见日出,暮见栖鸟还。 客心自酸楚,况对木瓜山。...
-
2016-10-21
168次浏览
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《元日》 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 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 赏析 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。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,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。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,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...
-
2016-10-21
176次浏览
青青山上松。 数里不见今更逢。 不见君。 心相忆。 此心向君君应识。 为君颜色高且闲。 亭亭迥出浮云间。...
-
2016-10-21
169次浏览
出自南宋诗人僧志南的《绝句》 古木阴中系短篷,杖藜扶我过桥东。 沾衣欲湿杏花雨,吹面不寒杨柳风。 赏析 这首小诗,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。 诗人拄杖春游,却说“杖藜扶我”,是将藜杖人格化了, 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,默默无言地扶人...
-
2016-10-21
166次浏览
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《滁州西涧》 独怜幽草涧边生,上有黄鹂深树鸣。 春潮带雨晚来急,野渡无人舟自横。 赏析 这是山水诗的名篇,也是 韦应物 的代表作之一,写于滁州刺史任上。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市区,西涧在滁州城西郊外。这首诗描写了山涧水边...
-
2016-10-21
165次浏览
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春望》 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 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 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 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 赏析 全篇围绕“望”字展开,前四句借景抒情,情景结合。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,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。起首一“...
-
2016-10-21
170次浏览
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《春色满园》 应怜屐齿印苍苔,小扣柴扉久不开。 春色满园关不住,一枝红杏出墙来。 赏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,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。头两句“应怜屐齿印苍苔,小扣柴扉久不开”,交代作者访友不遇,园门紧闭,...
-
2016-10-21
176次浏览
出自晚唐诗人王驾的《雨晴》 雨前初见花间蕊,雨后全无叶底花。 蜂蝶纷纷过墙去,却疑春色在邻家。 赏析 这首即兴小诗,写雨后漫步小园所见的残春之景。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,也很平常,但平中见奇,饶有诗趣。 诗的前两句扣住象征春色的“花”字,以“雨前...
-
2016-10-21
166次浏览
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《赠卫八处士》 人生不相见,动如参与商。 今夕复何夕,共此灯烛光。 少壮能几时,鬓发各已苍。 访旧半为鬼,惊呼热中肠。 焉知二十载,重上君子堂。 昔别君未婚,儿女忽成行。 怡然敬父执,问我来何方。 问答乃未已,儿女罗酒浆。 夜雨剪...
-
2016-10-21
170次浏览
出自宋末诗人黄庚的《江村即事》 极目江天一望赊,寒烟漠漠日西斜。 十分秋色无人管,半属芦花半蓼花。 赏析 晚秋,百花凋零,难以显示秋色。而芦花、蓼花这些既无花的形状,也无花的色彩,更无花的香味,或根本难以算得上是花的花,却开得正好,无边无际,...
-
2016-10-21
170次浏览
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《相思》 红豆生南国,春来发几枝。 愿君多采撷,此物最相思。 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。一题为《江上赠李龟年》,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。起句因物起兴,语虽单纯,却富于想象;接着以设问寄语,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;第三句暗示珍重友...
-
2016-10-21
176次浏览
出自元代诗人马致远的《天净沙·秋思》 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。 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 赏析 这首小令很短,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,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,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。这首成功的曲作,从多方...
-
2016-10-21
202次浏览
出自西汉诗人刘彻的《秋风辞》 秋风起兮白云飞,草木黄落兮雁南归。 兰有秀兮菊有芳,怀佳人兮不能忘。 泛楼船兮济汾河,横中流兮扬素波。 箫鼓鸣兮发棹歌,欢乐极兮哀情多。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! 赏析 诗开篇写道:“秋风起兮白云飞,草木黄落兮雁南归。”阵...
-
2016-10-21
172次浏览
出自宋代诗人郑思肖的《寒菊》 花开不并百花丛,独立疏篱趣未穷。 宁可枝头抱香死,何曾吹落北风中。 赏析 宋代诗人 郑思肖 的《寒菊》中“宁可枝头抱香死,何曾吹落北风中。”一句则借菊言志,菊花,宁可一直守在枝头,何曾被北风吹落在尘土,这是郑思肖民...
-
2016-10-21
178次浏览
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《咏石榴花》 浓绿万枝红一点,动人春色不须多。 赏析 这是 王安石 咏满树只发一花的石榴花名联。红一点,指石榴花。春色,景色。在浓绿的背景上点缀一朵红花,画面顿时变得活泼而妖艳;石榴之艳美、之珍贵,并不在于其万紫千红、妖娆多...
-
2016-10-21
169次浏览
出自宋代诗人卢梅坡的《雪梅》 梅雪争春未肯降,骚人阁笔费评章。 梅须逊雪三分白,雪却输梅一段香。 赏析 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、梅并写。雪因梅,透露出春的信息,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。如 毛泽东 《卜算子·咏梅》中就曾写道:“风雨送春归,飞雪迎春...
-
2016-10-21
178次浏览
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》 毕竟西湖六月中,风光不与四时同。 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。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, 杨万里 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,值得细细品味。 “毕竟西湖六月中,风光不与四时同”,首...
-
2016-10-21
171次浏览
出自盛唐诗人杜甫的《江南逢李龟年》 岐王宅里寻常见,崔九堂前几度闻。 正是江南好风景,落花时节又逢君。 赏析 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。李龟年是 唐玄宗 初年的著名歌手,常在贵族豪门歌唱。 杜甫 少年时才华卓著,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 崔涤 的门庭,...